迎國門將開、後疫情時代 企業尾牙市場漸復甦 產業熱點 產業 經濟日報 綜觀上述分析結果可以發現,自106年起餐飲業家數呈現逐年成長,而受僱員工人數及營業額在108年之前仍維持成長態勢,109年因受COVID-19疫情影響,導致營業額出現衰退,110年因管制措施相較109年更加嚴格,營收表現更顯疲弱,連帶影響受僱人數減少。 根據過去5年的統計資料可發現,我國餐飲業之受僱員工人數在106年至108年呈現成長現象(詳見圖1),近兩年因受COVID-19疫情衝擊,109年首度出現負成長,109年及110年受僱員工人數大幅下降至39萬人左右。 外燴 餐飲業去年全年營業收入僅剩7,280億元,年減6.4%,其中外燴及團膳承包業衝擊最大,年減12.7%;餐館業及飲料店業則分別年減6.2%、年減5.5%,主要是在疫情期間配合防疫,實施禁內用、人流管控、停課影響團膳業績等原因。 其中,開曼美食達人(85度C)、王品餐飲及悠旅生活事業(統一星巴克)為餐飲業者中,排名前三大之企業。 從營業收入來看,開曼美食達人、王品餐飲及悠旅生活事業的營業收入均超過百億,且大幅領先榜上其他餐飲業者,營業收入領先兩倍以上。 而在業者家數方面,我國餐飲業之家數在過去5年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(詳見圖2),自105年13萬651家,近年來逐漸成長,至109年成長達15萬3,689家,年均成長率為4.15%。 COVID-19疫情自全球爆發以來,在國內有3波較明顯的疫情高峰,分別為2020年3-5月、2021年5-8月及2022年4月起至今,其中以第2波疫情管制較為嚴格,因而內需受創相對較大,今年確診病例雖創新高,惟隨疫苗接種普及,加上國人逐漸接受與病毒共存,管制措施逐步鬆綁,人潮逐漸回流,多項內需指標回溫。 進一步將餐飲業細分為餐食業、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及飲料業,分析各類型業者家數(詳見圖4),可發現餐食業的家數明顯多於其他類型,106年已突破11萬家,飲料業則在105年突破2萬家,且近五年餐食業及飲料業的家數均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,而外燴及團膳承包業的家數近年來則皆低於2,500家。 另外,部分業者則選擇延伸既有服務,與零售通路結合打開新的市場,例如華航旗下「華膳空廚」與家樂福合作,將原本的飛機餐開發為冷凍調理包型式,進軍零售通路;連鎖速食業者「頂呱呱」則將熱銷產品「紅茶雪泥」,轉換成冰品型式,於全家便利商店限定販售。 2021年5月開始全臺進入疫情三級警戒,餐飲業首當其衝,餐飲場所禁止內用,用餐管制措施更加嚴格,為因應此波限制,餐飲業者亦紛紛祭出因應措施。 根據天下雜誌2020年的兩千大調查資料,在觀光餐飲業方面,開曼美食達人(85度C)、王品餐飲及悠旅生活事業(統一星巴克)為餐飲業者中,自2017年起已連續四年蟬聯前三名,且2020年營業收入均超過百億,大幅領先榜上其他餐飲業者。 觀察各細項業別的銷售額(詳見圖5),疫情影響下,餐食業受到用餐管制措施的限制,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則因受到邊境管制措施影響空廚營運外,學校停課、尾牙、婚宴等大型餐宴活動取消的影響,近兩年銷售額皆有所下滑;然而,飲料業銷售額則較不受疫情影響,銷售額不減反增,109年銷售額已突破800億,110年銷售額達835億,增幅為4.0%。 年度科幻史詩大片《阿凡達:水之道》去(2022)年12月中旬陸續於各國上映後不斷改寫票房紀錄,不僅蟬聯全球2023跨年檔票房冠軍,也掀起全球熱潮,許多粉絲也搶扮劇中角色跟風。 怎料,八點檔男星陳冠霖卻在路邊直擊一隻狗遭主人染成全身藍色,有如「阿凡達」,貼文引發熱議,網友全氣炸。 1978年開園的高雄壽山動物園,陪伴市民度過40多年的歡樂時光,為了提升園區內圈養動物的福祉,也讓遊客逛得更舒適,市府決定啟動開園以來最大規模整建計畫,2021年開始休園,進行全面大整修。 斥資5億多、歷經500多天的日子,壽山動物園終於在上個月(12月)重新開園,透過新聞放大鏡一起來看看。 國民黨在去年1126九合一選戰中拿下14縣市,六都拿回四都,但在金門、澎湖、新竹、苗栗翻盤,有中常委質疑,每年選舉後第一週都會提出檢討報告給中常委,但今年因為勝選,至今未看到檢討報告,質疑黨中央「選贏搶功勞、選輸找戰犯」。 北市第3選區(中山、北松山)立委補選將於明日登場,國民黨候選人王鴻薇7日晚間於榮星花園舉行選前之夜,現場不少民眾搖旗吶喊,熱情滿點,台北市長蔣萬安助講指出,王鴻薇有六大特質,認真、用心、無私、勇敢、正義、有遠見,王鴻薇是他最放心的交棒人選。 根據過去5年的統計資料可發現,我國餐飲業之受僱員工人數在105年至108年呈現成長趨勢(詳見圖1),從105年的37.1萬人增加至108年的41.2萬人,其中107年首度突破40萬人,但在109年大幅下降至39.3萬人,首度出現負成長,年均成長率為1.49%。 顯見109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,部分餐飲業者為因應收入縮減,而以降低人事開銷來節省成本,造成餐飲業員工數明顯下降的情形。 消費者物價指數已連15個月超過2%通膨警戒線,對於原物料、食材大漲,餐廳業者超有感。 食材成本通常是餐廳中佔比最重的部分,每當食材價格波動時,就會大大影響到利潤。 另一方面,食材為變動成本,但自從疫情後通膨的影響,導致進口物價指數走高,餐飲業者紛紛在去年底陸續宣布調漲部分商品售價,美元升值、新台幣貶值,若是進口食材又因為美元升息的影響,使得採購成本大增,未來若再度將成本轉嫁到顧客身上,恐怕會引起消費者反感。 除了受疫情影響外,民眾外食、聚會等意願降低、人力食材與包材等成本水漲船高,也是餐飲業營收大幅下修的主要因素。 之前被視為餐飲救世主的外送平台,不低的平台費用讓許多業者興起不如歸去的感概,使餐飲業更為蕭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