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ring service provider need to know school paper (364)
微型尾牙當道 餐飲搶生意飯店忙轉型接單
疫情加速餐飲市場的變化,也導致消費者行為與偏好產生改變,在市場競爭與疫情的催化下,餐飲業者必須正視數位轉型議題,經營重點逐漸導向服務價值的提升,借助科技提升服務水準。 展望後疫情時代,提供多元化服務,著重顧客服務體驗,並邁向數位轉型,將是搶佔先機、提升競爭力之關鍵。
原本以經營店內用餐為主的業者,開始導入線上點餐系統來接受線上訂單,或是直接與外送平台業者合作,搭配外送服務將餐點或是商品化的冷凍食品外送到府,同時保留實體店面的經營,提供多元化的服務。 部分業者則將店面租金與人事成本降到最低,只租下廚房區域並只接受線上外送訂單,完全除去實體店面的部分,形成「雲端廚房」、「虛擬餐廳」的線上經營模式。 整體而言,雖然餐飲業在2021年受到疫情三級警戒影響,整體營收表現不如以往;然而,下半年隨著各項用餐限制逐漸放寬,加上王品集團、瓦城、漢來美食等大型餐飲集團相繼推出新品牌進入市場,2021下半年餐飲業景氣逐步回溫。
2.我國零售及餐飲業營收近年走勢: 零售業:在2020及2021年雖有部分時間點受疫情衝擊,致營收下滑,惟在網路銷售持續成長,加上政府祭出相關振興及補助措施下,帶動2020及2021全年營收均已回到疫情前規模,今年1-10月已明顯超越前三年同期水準。 若從各小類觀察,除少數偏向觀光類型產業如「家用器具及用品零售業」、「其他綜合商品零售業」、「其他專賣零售業」,尚未回到疫情前水準外,其餘各業均已回到疫情前規模。
餐盤推薦餐廳 The Tavernist 主廚 James Sharman (左圖,The Tavernist 提供)曾行走過世界 30 多個國家,在旅程中汲取的各式靈感,在各地以快閃方式呈現創作。 但今年下半年開始,他不再出國,改在餐廳坐鎮,餐廳也將單點菜色改為推出不定期更換的賞味菜單。 除了疫情限制,原因也是去過基隆崁仔頂魚市場或屏東泰武鄉布農部落、寧夏夜市等台灣東南西北各地的他,發現了台灣食材的魅力,能給予他充沛的創作能量。 新冠肺炎疫情瀰漫全球2年,不只國際觀光客減少,台灣民眾經歷去年的三級警戒後,也改變過去習慣內用、大啖美食的習慣。 根據經濟部資料,2021年整體餐飲業營業額為7280億元,較2020年衰退6.37%,其中飲料店營業額為924億元,年減5.52%;餐館類為6094億元,年減6.21%;外燴團膳類僅有261億元,年減12.66%。
即便台灣幸運地未受疫情嚴重影響,餐廳多能繼續營業,但消費者習慣養成後,外帶外送似乎成為回不去的新常態。 邁入後疫情時代和國門將解封,沉寂2年多的尾牙春酒市場也逐漸復甦,飯店業者觀察,今年春酒尾牙有提前開賣、企業預算提高,桌價與桌數價量齊揚、尾牙型態更多元3大趨勢。 豆府 因應受到疫情影響而轉變的「微型尾牙」趨勢與需求,旗下「涓豆腐」、「銅盤」、「姜滿堂」等品牌推出多項活動,包含專屬折扣優惠及抽獎活動等,看好為12月營收帶來正面效益。
因應疫情的不確定因素,許多業者早在衝擊期間進行數位轉型,增加外送、外帶業務以求增加營收,而更有大型餐飲集團與雲端廚房合作,為的就是透過減少店面、人事開銷來降低整體營運成本。 根據經濟部調查,餐飲業者目前提供給顧客的各項服務中,以「POS系統(73.1%)」占比最高,「信用卡(或儲值卡)支付服務(71.5%)」及「開立電子發票(71.5%)」皆占居第二名。 網路銷售額持續攀升,占整體零售業營業額比重由2020年第1季9.2%升至2022年第2季12.4%,第3季因消費者重返實體店購物,拉高實體門市營收規模,雖網路銷售持續成長,但占營收比重降為10.8%。 零售業行動支付使用比率持續提升:觀察2021年零售業消費者付款方式,與疫情前(2019年)相比,以支票、轉帳及匯款增加5.1個百分點最多,主因部分零售業者因應疫情轉往線上平台開設店鋪,或與外送平台合作,收款方式採以支票、轉帳或匯款方式入帳。 餐飲業者致力於數位轉型之餘,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衝擊,餐飲業者的經營策略也隨之轉變,開始提高外送與外帶服務的占比。
另一方面,隨著民眾健康意識抬頭,以及疫情的推波助瀾下,加上消費者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提高,健康飲食風氣興起,植物肉、燕麥奶等植物性餐食逐漸出現在市場上,例如:「八方雲集」推出植物肉水餃;肉品大廠「大成」跨足植物肉市場,旗下勝博殿、檀島等品牌皆推出新創肉菜單。 目前市場上對植物性餐食的接受度不一,植物性餐食是否能從小眾市場邁向大眾商機,成為未來餐飲趨勢仍有待觀察。 成立時間:西元2017年 經營理念:本公司創立至今,本著提供良好的品質及專業的態度,給予客戶最好的產品,秉持著穩健發展、追求企業永續經營及成長為理念,我們重視每一位員工,公司提供學習及成長的空間,有升遷以學習能力跟態度調薪,歡迎優秀的朋友一起加入我們的工作行列。 餐飲業:疫情對餐飲業的衝擊明顯較零售業大,2020及2021年全年營收 尚未回到疫情前水準。
轉型初期因為店售與外送兩邊業務不同也沒有辦法兼顧,加上客戶的需求越來越廣,除了原本的主力商品點心蛋糕,還希望能有滷味,甚至現做炒飯、炒麵,於是積極開發菜色,後來慢慢發現已有能力可以接辦宴會,營業項目不只吃的,飲料、餐具租借的服務也陸續到位,最後決定轉換事業重心專注於發展外燴市場,並將公司搬遷至內湖直到現在。 同時,郎美囡指出,外送平台高額抽成費用等額外增加的新成本,也迫使餐飲經營型態得做適度調整,並會影響房東們,在市場未見底前,參與其中者宜多方調整,以因應未來市場的變局。 台北花園大酒店順應不同客群的市場需求,來提供企業尾牙春酒多元化餐飲選擇,除經典江浙、粵菜、台菜等的中式宴席外,另有花園thai thai泰式風味自助饗宴及饗聚廚房無國界料理。 宴會廳則推出超值尾牙春酒早鳥優惠價,無論大型晚宴或企業微型尾牙皆可滿足需求,預估此波餐飲活動可帶動業績成長一至二成。 受全球經貿成長力道趨緩影響,我國10月出口及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年減0.5%、3.4%。 為了增加客群及培養顧客回頭率,餐飲業者「經營網路社群(67%)」比例也占了六成,位居第四名,而「行動支付服務」及「加入外送平台」也在疫情催化下比重占逾五成,分別排行第五、六。
COVID-19疫情自全球爆發以來,在國內有3波較明顯的疫情高峰,分別為2020年3-5月、2021年5-8月及2022年4月起至今,其中以第2波疫情管制較為嚴格,因而內需受創相對較大,今年確診病例雖創新高,惟隨疫苗接種普及,加上國人逐漸接受與病毒共存,管制措施逐步鬆綁,人潮逐漸回流,多項內需指標回溫。 進一步將餐飲業細分為餐食業、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及飲料業,分析各類型業者家數(詳見圖4),可發現餐食業的家數明顯多於其他類型,106年已突破11萬家,飲料業則在105年突破2萬家,且近五年餐食業及飲料業的家數均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,而外燴及團膳承包業的家數近年來則皆低於2,500家。 另外,部分業者則選擇延伸既有服務,與零售通路結合打開新的市場,例如華航旗下「華膳空廚」與家樂福合作,將原本的飛機餐開發為冷凍調理包型式,進軍零售通路;連鎖速食業者「頂呱呱」則將熱銷產品「紅茶雪泥」,轉換成冰品型式,於全家便利商店限定販售。 2021年5月開始全臺進入疫情三級警戒,餐飲業首當其衝,餐飲場所禁止內用,用餐管制措施更加嚴格,為因應此波限制,餐飲業者亦紛紛祭出因應措施。 根據天下雜誌2020年的兩千大調查資料,在觀光餐飲業方面,開曼美食達人(85度C)、王品餐飲及悠旅生活事業(統一星巴克)為餐飲業者中,自2017年起已連續四年蟬聯前三名,且2020年營業收入均超過百億,大幅領先榜上其他餐飲業者。 觀察各細項業別的銷售額(詳見圖5),疫情影響下,餐食業受到用餐管制措施的限制,外燴及團膳承包業則因受到邊境管制措施影響空廚營運外,學校停課、尾牙、婚宴等大型餐宴活動取消的影響,近兩年銷售額皆有所下滑;然而,飲料業銷售額則較不受疫情影響,銷售額不減反增,109年銷售額已突破800億,110年銷售額達835億,增幅為4.0%。
台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,據預估,2070年老年人口將和青壯年人口相當,儼然成為國安危機! 新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李毅評指出,國內約有15%夫妻有不孕症問題,晚婚晚生是最大因素,所幸人工生殖技術不斷進步,生兒育女不再需要看運氣,講求「天時地利人和」,創造更多迎接下一代的機會。 1月8日開始大陸邊境全面開放,不僅入境不用隔離,也都不需要再做PCR檢測,不少民眾搶搭第一波,桃園機場在開放首日上午,人潮不斷湧入,地勤人員還表示,上午三個航班,班班客滿,報到櫃台排隊旅客,甚至滿到紅龍外。 外燴 本補習班創辦已將近第 30年,目前有數學 、英文、及安親課程輔班,有兩間分校,和平路有經營國小一至六年級安親課輔、國中一年級至三年級輔導班、美語班及MPM數學班。 而人們喜歡的酒不僅僅是台中外燴傳統的白酒,現在洋酒也是很受國人的歡迎,例如顏色搭配漂亮的雞尾酒,聽著很高大上的威士忌,還有英文字母的XO等洋酒在中國酒水招商網很受歡迎特別是追求時尚的年輕人。